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市国投集团控股企业西部天然气公司“师带徒”工作
来源:市国投集团
发布时间:2024-05-17 19:58
5月15日,人民日报客户端以《师徒同心 匠心传承》为题,报道了国投集团控股企业西部天然气公司充分挖掘骨干人才“传帮带”作用,深入开展“导师带徒”活动,努力实现“传”出技能、“帮”出经验、“带”出人才的良好效应,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构建高质量的人才梯队。
原文如下:
走出校门,走入职场;从学生,到企职工,看似出门、进门,实则相差甚远。到西部天然气这个大家庭一年来,贾景岚举例说:“刚走入职场就走进了工程项目部,从如何看懂图纸、熟悉设备、学会使用专业工具开始进入角色转换,在这个过程中,很多现场实操工作,我们的师父都是手把手教,这是新员工从书本理论转化为现场实践的开端,也正是这样的良好开端,让我建立了工作信心,拥有了工作中更加明朗的方向”。
为促进青年员工稳步成长,西部天然气公司始终充分挖掘骨干人才“传帮带”作用,深入开展“导师带徒”活动,努力实现“传”出技能、“帮”出经验、“带”出人才的良好效应。通过选配责任心强、业务精湛、作风过硬、经验丰富的同志担任培养“导师”,立足在日常工作中“传”,授之以渔;思想教育中“帮”,助之以需;共事处事中“带”,师傅们率之以行,身体力行地把自己的操作技能及经验毫无保留、倾其所有地“输出”,竭尽全力把徒弟带好,教育引导青年员工起好步、积跬步、走正步、迈稳步,帮助青年员工快速成长,促进技能提升和岗位成才。
“书本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工作需要之间的差距比我想象的还要大,工程造价、预算,繁琐复杂,又与具体实操紧密相关,我一时间无所适从。很幸运,在我们刚刚踏入职场的时候,就有导师在注视着我们、关心着我们、督促着我们,为我们传道、授业、解惑。”在工作交流会上,赵启超道出了新入职员工的心声。
为充分发挥好技术骨干“传帮带”力量,加快新入职员工角色转换,更快适应工作岗位,西部天然气公司以“理论+实践”的培养方式,安排新入职员工到不同的工作岗位进行锻炼,并将“导师带徒”活动细化为“师徒签约、制定方案、阶段检验”三个步骤,明确工作标准和规范要求,列清单、建台账、抓落实,通过测评让徒弟更加明确自己工作上存在的不足,同时让导师确定不同阶段的培养学习重点,做出下一步学习计划。
“进入现场前劳保一定要穿戴整齐……”“进入生产工艺现场要触摸静电释放器……”为推动新入职员工快速成长成才,迅速提升技能水平,导师们带领徒弟熟悉现场,业余时间开展理论学习、传授经验,通过标准示范和实践指导,让新入职员工迅速成长起来,早日成为公司独当一面的中坚力量。
师徒结对传帮带,薪火相传铸未来。下一步,西部天然气公司将持续发挥“引路、架梯、搭台”作用,做优做实“导师带徒”工作,在现有工作基础上,持续优化完善青年员工培养机制,更好帮助青年员工成长成才。